《寻路中国-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》,讲述了2001-2007年间作者在中国西北、北京农村以及浙江工厂的见闻。作者彼得海斯勒(中文名:何伟)是一个美国记者,长期住在中国。读他的书,就好像是将自己对中国的视角由第一人称变成了第三人称,借由这个转变,你会看到之前视而不见的东西。

全书分为三个部分,分别是作者在西部自驾的经历、北京农村居住的经历以及浙江工厂开发区的经历。总体来说,作者并不想刻意地给出一个笼统的结论,来表明自己的观点。他只是作为旁观者去观察,偶尔发表自己的看法,或者用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。

从另一个角度讲,书的三部分就是中国农村在在过去以及现在的三种归宿。算上书中没有写而现实中发生的,则有4种。

西北颓败的古长城脚下的村落,地处偏远,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绝无可能辐射到的地区,最终的结局只有荒芜。

北京北郊的三岔村,一开始的迹象跟西北农村一样,全村只有一个小孩儿。因为年轻人都搬去了怀柔或者北京或者去了别的城市打工。但因为北京的发展和汽车的发展,这里成了城市人放松的乡村之旅的目的地。村支书还与某些投资者有一些私下的产权交易。虽然这里还是只有一个小孩儿,但陆续地开通了公路,建起了多个旅馆和饭馆。

浙江丽水农村,这里则是被规划成了制造业的开发区。政府卖地、从银行贷款、修路,在原本的农村建起了连绵的厂房。老板们来这里制造胸罩扣、胸罩钢圈、仿皮、鞋子、打火机、体育用品等。温州这块,本来地就不好种,因此当地的人们头脑活络,倾向于经商。

最后,就是我们经常在大城市扩张过程中看到的,农村变成了城市的一部分。不过作者没有写到这种情况。

从这个角度看,作者写的就是中国飞速发展这10年的农村和工厂,以及这其中的人、以及与人有关的东西。

飞速发展这10年,我刚好是在中学和大学之间。书中讲到的,我很多其实没看到。我没有注意到房价、没有注意到广东和浙江的制造业工厂、没有意识到中国的城镇化。我是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不知在干啥。但是通过作者,一个外国人的描述,我看到的比我自己可能经历过的还要多,他就是有能力让你看到司空见惯之外的事情。比如,作者说到中国教育制度过于强调背诵,尤其是毫无意义的信息,比如顾拜旦哪一年做了什么事情;他冷静地描写了一桌子的男人都在抽烟,旁边的6个月大的小孩儿则快哭了,一个男人拿起筷子蘸了啤酒给孩子去吮吸;他描写了在城市里城市人对打扮老土的农村人的漠视。在打工族在工厂求职时问到工作时间时,作者这样描述老板的回答:”他保证让大家每天有十个小时的活儿干,每个月放假的时间不超过一天。“

其实,书里面记录的全是小事。正是因为都是小事,既真实又立体。这些小事穿插在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里,让经历过和不曾经历过的人,看见了。